新田:坚持“四合”工作法 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品项目

新闻动态

搜索
更多
单位动态
新田:坚持“四合”工作法 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品项目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20-05-09 17:12:59   浏览 :

近年来,新田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全县“三农”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围绕省定建设任务,狠抓规矩、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品项目。2019年,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受到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政府的表彰。

一、三级联动,向“整合”求力量。

成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凝聚强大合力,层层推动落实。坚持工作优先安排、资金优先拨付、力量优先配备“三个优先”,做到计划、资金、人员、措施“四落实”。一是整合工作力量。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构建职能优化、运行规范的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建立一支能力过硬、精干高效的农田建设干部队伍,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农田水利建设事务中心”,从原农开办、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项目的规划实施。二是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出台《新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探索构建整合效益与资金使用长效机制,将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大做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盘子”。2019、2020年,县财政分别安排整合涉农资金4100万元、3500万元用于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整合建设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涉农项目,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更好适应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使良田、良法、良机完美融合。

二、科学规划,向“契合”求精品。

规划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契合当地实际需求,直接决定着农田建设项目的品质和成效。一是高度契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产业定位。围绕建设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定位,在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上,积极支持优质稻、富硒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最近五年要在全县新建12万亩“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同时也打造成高标准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2020年,在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时,又将标准再提高、内容再拓展,明确全年建设2.8万亩高标准农田,结合发展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二是紧密衔接多种规划。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村镇)建设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统筹规划布局,推动农田建设规划“多规合一”“一图到底”。三是统筹抓好相关配套。将项目区土地平整、上级资金投入后未全部覆盖的农田基础设施、河道提档升级、农业机械作业、农田输配电、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统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和绿化等设施配套建设,既保证功能发挥,也注重美观大气。

三、全面统筹,向“融合”求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下,深入融合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为地方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一是与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相融合。结合各乡镇优势产业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规划编制和施工过程中积极征求和听取新型经营主体的意见,不断完善,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统一流转土地,将建生产基地、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统一起来。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优质稻、富硒蔬菜、食用菌、“两茶一柑”经济林果、旱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同时,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加大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努力提升项目区科技含量,培育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二是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重点向贫困村倾斜。2020年,我县将12个贫困村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巩固贫困村脱贫攻坚成效注入了新动能。通过用好“三权分置”的政策,引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股份合作、联耕联种、“小田并大田”“全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产业,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成”等方式获得“股金”“租金”,实现稳定收益。三是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融合。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开展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田美乡村”建设试点,增加“田美”元素,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据统计,2019年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70%以上,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5个,惠及23个行政村1150户贫困户,建设固定式喷灌1200亩,新增耕地2800亩,项目区可亩增粮30公斤以上、节水24.3%,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13.8%和18.5%。真正做到了实施一个项目,建好一片农田,兴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四、狠抓建管,向“结合”求效益。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管护要求,切实做好规范管理这篇大文章。一是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用好6支农业项目复工“突击小分队”和230名一线技术人员,建立项目防疫工作责任制,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4月中旬全县2019年23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标段工程完成率10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做到早设计、早推进,利用网络手段开展项目初步设计汇报、讨论答辩、评议审查,加快项目评审与批复。确保在5月底前完成项目全部前期工作,7月初全面完成项目招投标,确定项目施工、监理单位,8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基本完成。二是专业监管与群众监管相结合。抓好过程管理,各项目区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作为第一责任人,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工程质量百分之百合格。抓好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和资金拨付程序,保证资金高效使用和工程建设质量。采取“工作人员包标段随机监管、专业监理人员分区域责任监管、项目村专人现场监管和聘请老党员、代表委员巡视监管”方式,按“精品、样品工程”标准,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项目施工各个环节均按高质量来建设。三是管理维护与运营使用相促进。抓好农业项目招商,通过引入新主体、开发好项目,提升新建高标准农田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土地产出效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抓好新型主体培育,注重把大学生、返乡农民、本地企业家等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把通过验收的高标准农田的项目区,纳入农村“四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范围,做到产权归属明晰、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到位、管护机制健全,达到“建一片、管一片、成一片、富一片”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