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治垃圾  干群共建新家园

新闻动态

搜索
更多
单位动态
积分兑换治垃圾 干群共建新家园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20-05-14 15:02:05   浏览 :

近日,笔者来到浦溪村,只见庭院楼阁错落有致,村内道路干净整洁,绿化带内花草飘香,好一派山清水秀、物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丽乡村景象。<?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近年来,浦溪村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以"治厕所、治垃圾、治污水、治违建" 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积分兑换”奖励机制,狠抓农村垃圾治理,坚持按照“农户分类、保洁员收集、村集中处理”模式,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发生根本转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被评为州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称号,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环境治理。浦溪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签订了《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垃圾分类承诺书》,创新“村支两委带动、村民自发参与、共建共享共惠”美丽乡村治理新模式,党员中心户率先垂范,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庭院绿化等工作。村支两委成员和全体党员还与村民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互助关系,通过入户走访、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与集中处理好处和知识,注重培养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意识,通过党员带动、邻里互助、亲戚互帮,加强对小孩言传身教,带动家庭成员及周边群众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大力推进文明家规家风建设,做到户户门前贴有家规家训,让人人爱护环境卫生和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村里配备了1名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监督员,每天进组入户,对垃圾分类投放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

创新积分兑换,推进垃圾治理。按照“农户分类、保洁员收集、村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积分兑换”奖励工作机制,鼓励农户将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村统一回收处理。在村集中点设置了可回收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兑换积分站,建立了回收台账,公示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积分兑换标准,按照积分兑换标准发放相应的积分券。配备了有毒有害垃圾投放桶、厨余垃圾投放桶、可回收垃圾投放桶、不可回收垃圾投放桶,安排专职清运人员,以有偿的方式接收村民投放的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干、湿垃圾处理,由农户自行打包上车,每天上午7至10时,村里的保洁员上门收集;可回收类、有毒有害垃圾,每周二定时回收,周三兑换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劵兑奖领取食盐、酱油、料酒、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在积分兑奖机制激励下,可回收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有毒有害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有效激发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村民养成了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习惯,实现了由“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的根本性转变。村庄通过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拆除了垃圾围,对生活垃圾实行废品回收卖一点,厨余类垃圾埋一点,秸秆还田用一点,有毒有害垃圾运一点,确保垃圾分得开、运得走、能处理、可利用,村内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修订完善了、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文明公约、《文明户创建标准》、《五好家庭创建标准》等制度规范,将垃圾分类减量写入村规民约,落实“红黑榜”制度,每月评选出“最清洁户”、“清洁户”、“不清洁户”张榜公示,每年评选一批“最美农家”,并予以挂牌。积极引导村民争做“四有”新人,通过规范村民言行,进一步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五好家庭”“最美农家”、“大评小奖”、“垃圾分类减量先进户”等特色评比活动,按照积分多少,评选一批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先进户。利用文化墙、家风家训、电视宣传片、 “送戏下乡”、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等相关知识,破除陈规陋习,养成良好家风,塑造淳朴民风,培育文明乡风。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湘西为民微信群,搭建社会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治理和监督平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以"治厕所、治垃圾、治污水、治违建" 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挂等现象。以全面完成农户旱厕清零为目标,先后改造、新建农户旱厕168座,旅游厕所1 座,排污管道改造50余处;落实垃圾分类减量积分兑奖工作经费0.5万元,年处理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2000多公斤,实现了垃圾集中减量处理。实施庭前院落墙体美化2200平方米,绿化1000 m2 ,铺设鹅卵石花台30余处,硬化村间道路2000多米,拆旧拆危30余处,修建篱笆围栏近2000米。通过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群众共建共治、自我管理,达到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