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攸县上榜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新闻动态

搜索
更多
新闻
全省唯一!攸县上榜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20-12-18 17:33:22   浏览 :

  12月15日,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由株洲市农业农村局选送,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攸县“门前三小促大治”工作经验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系全省唯一,攸县县委书记康月林作为全国三个县的代表作典型发言。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觉醒和复兴。攸县从2017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门前三小”工程建设。
  “门前三小”,指在农村的屋场开辟“小广场”供村民文体健身,建设“小书屋”方便村民借阅图书,设立“小讲堂”让基层有宣讲阵地。目前,攸县已建成“门前三小”点600余个。很多人感慨,以前攸县农民闲暇时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碰胡”(当地传统的一种纸牌),现在村民更加热衷于进“三小”。小广场跳出大健康;小书屋读出大天地;小讲堂讲出大道理,“门前三小”俨然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成为培育乡风文明的最佳平台。
  一、依托乡贤,开启创新
  一是典型示范启迪。攸县打造“门前三小”工程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做高桥农家书屋的做法和启示。书屋的创办者是湖南著名乡贤——夏昭炎。他利用高桥屋场祖屋开辟了一个书屋和讲堂,带领孩子阅读,定期给村民讲课,组织村民跳舞健身,带领大家实现了对文化的孜孜追求。夏老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报道,高桥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当地文化活动中心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夏昭炎被评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在他的先进事迹影响下,才有了“门前三小”这个思想的产生,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的活动载体。
  二是政府有效引导。“这样一个先进的点,为何不能成为一个面呢?”高桥书屋的做法启迪着攸县县委县政府,乡村文化不是没有生长的土壤,而是大有可为,应当把高桥书屋的经验向全县推广。于是,攸县“门前三小”应运而生。2018年初,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拿出了“门前三小”的工作方案,很快就在全县范围推广。现在的攸县农村,每到夜晚或者假期,村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不少孩子们到那里读书,也有到书屋借书的。平时,村民们隔三岔五在小广场上跳广场舞。攸县“门前三小”真正实现了把服务送到村民“门口”,把文化种到村民“门前”,打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乡贤齐力推动。本土乡贤是一支值得依靠的重要力量。攸县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不少,并且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影响力、号召力。他们担任志愿者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门前三小”也培育了新乡贤,新乡贤通过“门前三小”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联星万古桥村上屋组“黄氏宗祠”、春联春塘龙村“陈家祠堂”乡贤义务管理“门前三小”设施;宁家坪自力村湖里组附近一生态农庄老板无偿让群众共享部分设施。
  二、因地制宜,探索发展
  攸县在推行“门前三小”时,始终把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设思路,坚持党建引领和活动带动的基本原则,既充分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又基本没有增加县里和基层的负担,既保证了正能量的传播方式,又立足乡土受到群众欢迎,因而迅速在全县推行开来。
  一是坚持就地取材。遵循花小钱办大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家族祠堂、祖屋、闲置民房、旧村部、老学校等场所建设“三小”。县里不搞齐步走,灵活机动地推进“三小”,条件不成熟、不充分的先期搞“一小”或“二小”。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皇图岭镇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布置建设选点工作;网岭镇对每个“门前三小”文化点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春联街道山背村沙坪组的小广场,正是该镇一支部所在地,建设小广场时所有支部党员都自觉出钱出力。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攸县“门前三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关键和根本就是始终扣住了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确保了农村文化建设始终方向不偏。很多乡村党组织在小广场开上了“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在小讲堂办上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宣讲;在屋场开展“屋场夜话”,党员带头讲党课,带头推文体活动,带头搞读书会,带头参与志愿管理。在实践中,“门前三小”不仅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还是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切实推动党建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在基层遍地开花。
  三是坚持活动带动。县里通过在小书屋建立读书档案、评选优秀读书心得、赠送图书等方式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在小广场组织群众打拳、跳舞、唱戏,让大家跳起来,乐起来,身体健康起来;在小讲堂讲党课,搞培训,让大家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提高各项技能。丫江桥镇河源村虎形坡组的村民自发建设传统文化基地,并融入了党建元素,他们建起了广场,开展了娱乐活动,布置了学习室,并组织当地村民每年年底召开“汇报会”,汇报一年的成果,畅谈新年愿景。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使场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也提升了村民素质,“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贴近群众,不断壮大
  乡村文化振兴,不但要送文化,更需要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自己去“种”文化。攸县“门前三小”是老百姓的一种生动实践,它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一个小书屋,发展到现在的600余个“综合文化”阵地。
  一是放权于民。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县委宣传部门和文化体育部门着眼实际、尊重民意、放权于民,从各个建设项目的选址、筑坪、选人、定屋,都交给农民自己来做。政府不作指令性安排,只提标准,以奖代拨。即达到“覆盖人口不少于300人,小广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分别不少于20平方米,步行路程不超过10分钟”这一标准后,只要提出申请,联合验收达标,县里就配送音响、篮球架、健身器材、书籍和课桌椅。“三小”建不建,农民说了算。
  二是群众自愿。“门前三小”的成功,一个关键就是坚持把主动权、评价权、监督权都交给了群众,真正让群众成为了主角,让农民群众愿意参与进来,乐于参与进来。“门前三小”的推行,特别是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惠民措施,让群众在农村文化打造过程中真正尝到了甜头,一些平时斤斤计较的村民都自愿无偿提供闲置房屋和地坪。新市何岭村谢家场组村民自费将原有老旧杂屋拆除新建“小讲堂”“小书屋”。桃水盘塘村高塘组村民自愿让出当地松山道观几间房屋用于“小书屋“、”小讲堂”建设;渌田镇陂垅村下屋组村民腾出当地宗祠几间房屋用于“小讲堂”和“小书屋”,并在祠堂里设立“非遗展示室”。
  二是全民参与。为了在自家门前建“三小”,老百姓爆发了空前的热情和激情,在县委发出开展“门前三小”工程建设的号召和申报通知发出之后,短短的一个星期,就收到了170多份申请报告,最多的一天,收到了30多份。当初为了稳妥起见,县里第一批只定了200个的建设目标,结果只用了短短的半年时间迅速建成了。县里到2020年的目标是 “门前三小”阵地达到1000个以上,平均每个行政村3个以上,辐射全县80%的在家农民。
  四、抓住关键,收获成功
  攸县“门前三小”建设,抓住了乡村“关键人物”新时代乡贤、抓住了“关键地方”群众家门口、抓住了“关键小事”移风易俗和传统文化。“门前三小”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于它有热度、有温度,让大家喜闻乐见,很好的将党的建设和群众文化深度融合起来,实现了1+1+1大于3的放大效应,为农村公共服务治理模式探索了一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理念。
  一是传播了党的政策。依托“门前三小”实践点,为群众积极宣讲时事政策,切实传播了党和国家的好声音、好政策,有效打通了农村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如石羊塘镇自乡贤馆和各村(社区)乡贤工作室建立以来,先后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93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近20000人次。
  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门前三小”牵头的主要群体是乡贤和党员,他们中很多都是党员身份,或者是一些老干部,每天都活跃在群众当中,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如此一来,群众通过与这些党员干部的接触,对我们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评价也越来越好,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如石羊塘谭家垅社区乡贤馆成立了乡贤文化活动中心支部委员会,进一步把党的组织和作用延伸到了田间地头。
  三是助力了基层治理。“门前三小”活动,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广大农民接受法律政策、时政形势、市场信息的学习和影响,极大促进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的提升。自2017年至今,石羊塘镇的乡贤共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9件,成功调解187件,成功率达99%,并成功防止群体性事件5起,2019年全镇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的发生率同比下降12%以上。
  四是涵育了文明乡风。通过发挥“门前三小”示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美家风,科学、文明、健康、法治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门前三小”活动的影响下,石羊塘镇矛盾纠纷大幅减少、人居环境显著改观、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全镇37支780余人的各类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