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刷卡”过湖南

新闻动态

搜索
更多
新闻
中华鲟“刷卡”过湖南
来源 :[db:来源]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16-05-11 16:14:13   浏览 :

  从白垩纪开始繁衍生息,“鱼类活化石”中华鲟一直在玩“穿越”:穿越历史;穿越江海;穿越互联网,过上“互联网+”的新生活。

  5月10日,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朱佳志告诉记者,当日“数字长江”平台显示,新增的岳阳城陵矶监测点监测到1个信号,说明已有放流中华鲟进入洞庭湖;60尾带声呐标记的中华鲟有48尾在湖南完成“刷卡过境”,按比例估算,实际安全通过岳阳监测点的小鲟达到总数的八成。

  目睹朱佳志在城陵矶一条趸船上开展中华鲟追踪监测后,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张脱冬感慨道:“有了‘数字长江’的支撑,志愿者参与保护中华鲟就更有底气了!祝愿中华鲟在长江湖南段和洞庭湖生活快乐、平安!”

  4月24日10时,三峡集团在宜昌进行了第58次中华鲟放流,2020尾小鲟投入母亲河的怀抱。至此,累计放流500余万尾。在人类活动极频繁的今天,每一次放流后,中华鲟能否安全游入大海,让无数人牵挂。

  2014年,科研人员为了收集中华鲟的信号,开始进行声呐标记追踪;但仍免不了追着“子二代”中华鲟沿江奔走。2015年,三峡集团研发了“数字长江”平台,实行自动实时传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中华鲟年复一年奔走千里向大海的“壮举”便有了高科技护航者,科研人员从此省去了舟车劳顿,坐在办公室即可知道“子二代”已到何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年,科研人员在声呐追踪基础上,增加卫星标记技术,并在长江流域设立了猇亭、宜都、沙市、岳阳、洪湖、武汉、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江阴等17个监测站点 ,来探寻中华鲟的洄游秘密。每一尾被标记的中华鲟经过监测点时,都会被超声波接受设备探测到。朱佳志说:“像人们上班时携带的门禁卡一样,经过即刷卡,记录在系统中。以前需要到监测站点才能读取到数据,现在待在办公室即可实时获取到相关信息。”

  当然,小鲟们的“互联网+”新生活远不止“过境刷卡”。

  “数字长江”是一个提供可视化位置服务的应用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水文气象、项目概览、工程布置等内容,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与中华鲟活动区域相关的实时信息,准确把握中华鲟动向,评价放流效果。中华鲟研究所水生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对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感触最深:“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读取的效率,实现了数据自动汇总,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电子地图,计算鲟鱼的游速”。